光生物安全,目前全球范圍內比較認可的標準就是IEC62471,對應的我們國標就是GB/T20145。然后這個標準本身它的限定范圍是比較寬的一些光源,從200到3000納米是全覆蓋的。同時它也覆蓋一些比較寬譜的光源,比如說普通照明的,比如說LED的,這種非激光的,激光的特性本身我們之前說過它是具有非常強的單色性,它的譜寬是非常窄的,可能就是5納米以內,這個是激光的。
本身光輻射安全只有IEC60825這樣一個激光的安全標準。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,激光的光輻射安全標準里面,它的限值,它是把波段分的很細的。那這個時候呢有個缺點,就是寬譜的光源,它對人體的傷害機制是不一樣的。但是它的限制只在一個范圍內進行控制。所以說因為不合理的地方,所以說就出臺了IEC62471這個標準。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標準其實是在IEC60825里面進行分撥出來的,然后進行了更多的一些管理,普通光源或者是寬譜光源的一些考量出臺的這樣一個標準。
生物安全的本身,只要回到光學安全或者是光輻射安全,它的本身考量的就是對人體的一些危害,這個標準的覆蓋的范圍是200到3000納米,從200到3000納米要全考慮對我們皮膚和角膜的危害,因為這個是對人體直接接觸的。因為光束如果射到我們的人身上,它是首先經過了角膜,然后經過晶狀體,到我們的視網膜的。因為角膜和晶狀體對200到1400納米以外的光束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,對200到1400可能就吸收弱一些,這兩這個波段的光束就可能到視網膜灼傷的可能性比較大,所以這個波段呢還要考慮到一個視網膜的一個危害。
如果是直接照射到皮膚和角膜上的這個波段,那我們就考量一個直接的輻照度,就是人體角膜和皮膚接收到的能量和面積的一個比值,用這個來表示我們能量的強弱,對應限制要求。如果是考慮到我們的視網膜的,那考慮到一個成像的原因,所以我們用輻亮度來表征,所以,光生物安全標準,總結就是我們要測量輻照度和輻亮度,兩個對我們人體可能危害的指標,然后呢區(qū)分不同的波段,這個以實際的樣品為準。然后我們考慮的危害就包括了角膜的危害、皮膚的危害、還有視網膜的危害。那測試過程呢還有很多細節(jié),包括時間基礎的掌握,包括測試過程當中,不同光波危害的一個視場角的調節(jié),這些標準都是有很細致的規(guī)定的,這樣才能比較科學的去來測量產品的光輻射安全的一個結果,這個是光生物安全的測量。
相關視頻鏈接:https://www.douyin.com/video/7395787396027092259
返回頂部